查看原文
其他

外资机构迎政策“大红包”,他们最近A股在买卖啥?

2017-11-12 Wind资讯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外资持有人身险公司股权比例的进一步放开,将有利于外资加快在华扩张步伐。

更多资讯,请下载Wind资讯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资讯APP


受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比例限制影响,周五券商保险股不跌反涨。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外资有望持续进入,从而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力和整体运营水平,A股全球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外资投资比例放宽后,将对A股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外资对哪类A股公司较为青睐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近期QFII以及陆股通资金的动向,尝试找到答案。


外资持股放宽加码中国


11月1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传出信息,中国金融业将深度开放。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会上表示,为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部署,中方决定:


一、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二、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三、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步伐,外资有望持续进入,从而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力和整体运营水平,A股全球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不少机构已率先引入外资股东


从机构层面看,在国内的证券公司中,已经有不少合资机构的身影。据统计,目前我国境内有7家合资券商,分别是瑞银证券、中德证券、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高盛高华、一创摩根和瑞信方正。由于严苛的牌照管理、缺乏控制权等因素,业务发展缓慢,经营业绩指标普遍居后。其中,山西证券持有中德证券66.7%股份,德意志银行持有中德证券33.3%。


现阶段除了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是全牌照,其他5家合资券商均只有投行业务牌照。合资证券公司相对中资券商来说比较“小众”,没有明显的优势。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单一牌照限制,只能开展投行业务;二是控股方大部分为中资证券公司,考虑双方同业竞争的因素,业务发展难免有所掣肘。


另有消息称,瑞银集团也在筹划提高其在中国内地投资银行业务,即将瑞银证券的持股比增加至49%。瑞银集团目前持有瑞银证券股权为24.99%。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早已引进外资做大股东,且持股比例紧贴原有的49%上限。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境内共有41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不少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了49%。

 

 

私募方面,11月9日,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顺纵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三家外资机构完成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加上此前的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目前共有7家外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完成登记,产品上已经涵盖了股票、固定收益等传统策略和量化对冲等新兴策略。


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


天风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随着海外资金对国内大资管公司掌控力的提升,其投资行为也将加快向海外机构靠拢,同时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具有海外属性的资金,最终进一步加快国内龙头公司定价权和话语权的转移。


在徐彪看来,当大部分国内主流机构的资金都在兑现白马龙头浮盈的时候,陆股通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量购买了家电、医药的股票,并且导致外资占这些行业流动市值的比例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国庆节之后的家电板块,虽然国内基金经理存在很大的分歧,但在每天陆股通大量买入的情况下,家电成为领涨的板块。白马龙头的话语权已经在逐步转移到外资手中。


11月份以来外资在买卖啥?


海通证券荀玉根在最新研报中表示,近期部分白马股出现放量下跌,部分投资者关心以陆港通为代表的外资在卖出,我们可以着重分析11月以来陆港通的买卖情况。 


角度一:从绝对额看外资买卖 


11月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净买入额前15只股普涨,净卖出额前15只股普跌。  

 


角度二:看持仓增减幅看外资买卖


11月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占总持仓占比增幅前15只股普涨,降幅前15只股普跌。

 


三季度QFII青睐白马蓝筹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总持有273家A股上市公司,持仓总市值达1448.39亿元,环比二季度的1239.88亿元增加208.52亿元,增幅为16.82%。

 


从行业偏好来看,除了银行外,今年三季度QFII持仓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电、电子、医药生物和交通运输行业等蓝筹板块中,持仓市值分别为:406.88亿元、289.93亿元、178.65亿元、102.13亿元、86.49亿元。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QFII三季度持仓较二季度227.19亿元的持仓市值,环比增加62.74元,增幅27.62%。家电、电子、医药生物和交通运输行业三季度均呈现QFII增持趋势。

 


三季度,QFII持股市值最大的前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北京银行、贵州茅台、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美的集团、五粮液、海康威视、格力电器、恒瑞医药和上海机场,具体持仓市值分布为182.73亿元、161.73亿元、118.37亿元、101.05亿元、95.04亿元、54.13亿元、43.66亿元、38.98亿元、30.21亿元和29.86亿元。 


往期回顾



大数据 

11张图解析"国家队"持股变化 | 沪港深过半基金重仓同一只股 | 三季报基金重仓股 基金公司规模榜 | 券商9月经纪榜 券商31省势力版图 | 私募调研内情


市场 

妖“镍”重现,投资机会在哪里 茅台大涨机构浮盈60亿,北上资金卖出额创新高 万亿产业机遇、20K平均薪酬在等你 | “双十一”将至,2个消息逼哭剁手族


聚焦 

新任美联储主席来了 | 实体向好又添佐证 | “万向系”图谱:参控股数十家公司 |一行三会谈监管趋势 | 投资界变革已开始 | 美联储启动缩表 | 5年7000亿,BAT投资数百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